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民间社火现状及保护问题
余永红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甘肃成县 742500)
摘要:现代城市的消费文化对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传统民间文化和艺术濒临被淘汰的边缘。民间社火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民俗文化意蕴,但目前民间社火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城市化所导致的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是民间社火衰微的根本原因,致使民间社火的数量在逐年减少,表演艺术水平整体下降,民俗文化意蕴正在淡化。民间社火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理应加强对它的研究和保护。
关键词:民间社火;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保护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07年甘肃省教育厅第二批科研项目(0721B—01)“陇南民间美术的区域性艺术特征研究”
民间艺术是民族艺术的母体,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所以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和保护,也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变,主要表现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的消费文化对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农村经济虽然也得到较大的发展,但许多传统民间文化和艺术却濒临被淘汰的边缘,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由于生产与消费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展开,而且主要是城市本身的精神结构,它不仅迅速地扫除着历史上一切美好的精神遗产,也迅速地败坏着它周边广大的、尚残存着朴素人性的农村地区。”[1]在现代城市化、都市化进程中,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被视为没落和愚昧,所以其文化和艺术也随之被遗弃或受到鄙视,从而最终导致了众多民间艺术的消亡。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宇在“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词”中指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正在日益受到损害和破坏,有的已经濒临灭亡。因此,抢救和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责任。”[2]目前中国政府也十分重视民间艺术和文化的保护,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重要文件,①用行政手段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仅仅是物质文明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建设更具有导向性的重要意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重要内容,可以说现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在于文化建设。
目前国家政府部门已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作为文化建设的头等大事,2005年10月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陕西和山西的民间社火。[3]
民间社火②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众多民俗事象和民间文化艺术的综合体,集民间风俗、音乐、美术、文学、戏剧、历史文化于一体,中国幅员辽阔,民间社火种类繁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形式丰富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文化意蕴深厚,造型和装饰涉及众多民间美术领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但目前民间社火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二○○六年至二○○八年春节期间,笔者对西部地区农村民间社火进行了考察,发现民间社火的数量在逐年减少,艺术水平逐年下降,造型和装饰中的传统民俗文化意味在淡化,民间社火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一、城市化导致的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是民间社火衰微的根本原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火是中国农村的主要文艺形式,是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势必会引起这种文艺形式的变化。上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巨变,即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向中国特色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模式转变,[4]致使中国农村的生产方式、劳动力结构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工商业生产、劳务输出等复合型转化,农村劳动力主体逐渐由农村转向城市。交通、通讯的快速发达,使城乡之间的交流日趋广泛,农民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广泛的了解,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和地位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从而使发展经济、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成为当前中国农村的最核心问题。其实质还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消费文化对农村文化和价值观的强烈冲击,“都市化进程对农村与农业区的影响,不仅直接表现在人口变化、经济转型、空间重建等‘硬件’上,也强烈地渗透在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精神生产等‘软实力’方面”。[5]
城市经济和消费文化的强权话语,使广大农民的价值观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观念深处无形中将自己划分在弱势群体的范围,这种弱势群体心理不仅表现在物质和经济方面,也明显地表现在文化方面。现代电视、网络、图像的高速发展,使广大农民在了解和接纳当代城市流行文化和艺术的同时,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的垃圾文化也随之侵入,也使广大农民失去了对自身文化和艺术的判断力与自信,他们从场面豪华、装饰华丽的电视文艺节目中,意识到民间文艺的窘迫和落后,认识到民间艺术形式的陈旧和单调,而他们往往将这些都归于经济和文化的全面落后,从而产生发自内心的文化自卑感。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也普遍存在第三世界“弱势文化”与西方“强势文化”的对峙与冲突,“弱势文化”的本质是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而导致的第三世界文化心理结构的变化,中国农村民众的文化自卑,在本质上与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对峙冲突是相同的。当我们以民间文化保护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去接近民间文艺,用高科技设备去记录和拍摄民间文艺时,我们从村民的眼神中明显感受到的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迷茫、自卑和不安。
民间社火虽然与祭祀等其它民俗事像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但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文艺,也具有艺术的基本特征,因此也具有抒情达意的功能。在影视艺术还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农村,“耍社火”是广大农民愉悦、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所以当他们全身心投入社火表演,将“耍社火”作为生命过程的重要内容时,民间社火的艺术魅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展现。反之当充盈于艺术表现中的情感因素和生命意识被减弱和消解的时候,艺术作品的形式就会失去“意味”,强烈的主体意识的丧失,是民间社火艺术质量的下降根本原因之一。
民间社火具有悠久的历史,社火中的众多表演节目早在宋代就已经发展成熟,[6]文化意味深厚的社火曲以及美术造型图式,是经过民间艺人的代代相传才延续至今,从更本质的意义上来考察,民间社火甚至具有原始艺术的特征,是我们考察和研究传统民族和民俗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另外,一个民族的艺术,其艺术含量和水平的高下,也不是以外在的形式作为判别的标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恰恰在于其深厚的民俗文化意蕴,和因之生成的质朴的形式,在“文”和“质”的关系中,民间艺术更倾向于“质”。而反观中国当下的众多文艺节目,形式更倾向于浮华,内容却流于空洞。
二、新型经济结构下的民间社火生存状态
(一)社火的数量正在逐年减少
由于来自中国社会城市化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农民的意识、观念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农村社火的数量呈急剧下降之势,就笔者所调查的地区而言,上世纪70—80年代,每年春节期间几乎村村有社火;90年代以来,社火的数量至少要减少四分之三;2000以后,农村社火已经凤毛麟角,较为罕见。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部门的重视和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有意保护,民间社火的数量有回升的迹象,但受时代因素的影响,社火的艺术水平、民俗特征、文化意蕴已经无法和传统民间社火相提并论。
(二)社火的表演艺术水平整体下降
经济基础的变化最终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的畸形发展,自给自足的“通体社会”结构的平衡被打破,[7]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外出打工出卖劳动力成为农村发展经济的主要方式。正值闹社火的春节期间,农村年富力强的劳动力已经开始走向城市,致使农村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的“空巢”现象。[8]在民间社火中,人员结构方面是老、中、青相结合,而中、青年是社火队中的主体,舞龙、舞狮、高跷、唱功扎实的男女秧歌等众多社火表演角色,都需要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承担。但在目前农村,作为社火队主体的中、青年农民,在思想观念和能力结构上,都已无法承担主体角色,既缺乏社火表演的兴趣和热情,又缺乏社火表演传统的学习和继承,再加人力上的“空巢”现象,使民间社火表演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经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有意宣传保护,尚残存的部分民间社火节目内容中随即出现了大量的现代流行歌舞,具有浓厚民俗文化意蕴的传统节目正在减少甚至消失,笔者近二年所考察的民间社火,与70年代相比,唱腔艺术水平明显下降,今非昔比,传统社火中富有民族特色的高亢敞亮的唱腔已经消失,许多具有浓郁的文化意味、要靠扎实的唱功来完成的节目如“跑匡嬴”、“大媳妇”、“打杂货”、“绣荷包”等,在现代民间社火中已全部消失。流行艺术进入民间社火,体现了农村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但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社火却已无形中变的不伦不类。
(三)社火装饰的传统文化意味正在淡化
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也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导致了社火装饰中的材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特征是由传统造型、装饰的质朴向现代造型、装饰的华丽转变,由强烈的乡土意味和民俗特征向城市流行艺术靠拢,由重本质向重形式转变。经济基础的巨变引起的装饰观念和材料的变化,是民间社火造型和装饰的文化意蕴和民俗特征淡化的直接原因。
以“黑社火”中的花灯为例,作为民间“黑社火”的视觉主体,花灯集剪纸、书画、立体造型、灯光于一体,是“黑社火”中展示民间美术文化最重要的视觉元素。目前民间“黑社火”中的花灯和传统花灯相比,装饰观念、材料和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立体造型方面虽基本延续了传统造型模式,但装饰花卉变化很大,在传统民间“黑社火”中,花灯的装饰花卉一般由心灵手巧的民间艺人制作,是他们艺术才华得以充分展现的装饰种类,造型、色彩大胆泼辣,体现出民间美术的“原生态”特征;而在现代民间社火中,已出现了直接从城镇的精品店中购买现成花卉的现象,甚至购买成品灯,虽色彩艳丽、花形逼真,但失去了民间美术的朴实无华、大胆与泼辣。传统“黑社火”中的龙灯一般是用竹篾、木条、纱布、各种彩纸等作原材料,用传统方法制作成真正的“龙灯”,内燃蜡烛,玲珑剔透,是夜空中独特的人文景观;现代“黑社火”中的龙灯也逐渐被从外地城市购买的成品龙灯所代替,内部的照明灯由原来的蜡烛变为现代化的节能灯,虽具有安全、方便的优点,但灯的整体视觉效果被大大弱化,“黑社火”的传统文化意味逐渐淡化甚至丧失。笔者在考察中发现,采用蜡烛照明的花灯在亮度和视觉效果方面,都远远胜于用节能灯照明的花灯。民间社火中对现代化电器设备的运用,体现了农村的发展与进步,也体现了艺术创新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规律,但从保护传统“黑社火”纯粹性、文化性的角度来看,应强调对传统视觉效果的回归,弱化外光,强化花灯的内光,使以灯火为主要视觉元素的民间“黑社火”重新焕发出内光的生命力。
除此以外,目前民间社火中其它事象的装饰也都充满了浓厚的现代科技文明气息,传统社火中富有民族和民俗特色的服饰装饰、精美的民间剪纸、意趣横生的民间绘画已经很少见,牛仔、羽绒等现代服装、塑料花卉却大量地出现在社火装饰中;由各种色香味俱全、造型丰富多彩的干果、菜肴构成的传统社火接待食品也被富有时代气息的方便面取而代之……
由于民间社火鲜明的地域和文化特征,所以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很强的地域特征与民俗文化特征,理应加强对它的研究和保护。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身就存在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例如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的需要和传统生存方式,都市化生活的富足优越与农村生活的贫困单调等,再者当今社会交通、信息高度发达,导致了城乡文化的交汇与巨变,以西方文化为基因的都市文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食仅存的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和艺术,使民间艺术的生存、保护、继承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社会城市化发展是民间社火衰退的强大外因,而其所导致的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是内因,保护民间社火这种民间文艺,除了发挥国家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职能,研究保护措施、加大投资外,更应注重对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弘扬和回归,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偏僻的农村是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尚残存的唯一场所,但在经济社会消费文化的围剿下,现状也令人忧虑,正如一位学者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的变革……民间原有的整体生态也将失衡。我们都看到,在许多地方,民俗趋于淡化,民俗活动几乎消失,而维系人们精神生活的支柱一根根倒塌,同时引起了其它诸多的社会问题。”[9]因此,应从更为本体的意义上保护民间文化和艺术,注重农村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将民间艺术的保护和挖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内因方面加强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才能真正产生良好的效果。民间艺术是深深直根于传统民俗文化和民族伦理道德的深处,如果只从外在的形式方面保护民间艺术,那只会使众多的民间艺术变为一个个“活标本”,而失去内在的生命活力。目前国家也十分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的弘扬和建设,首次将“端午节”、“清明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法定为节假日,国家的这些文化政策和得力举措,必将有效促进传统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5][7]刘士林.社会的都市化与农耕文化传统的夕阳西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潘震宙.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词[J].文艺研究,2003,(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4]郭飞.深化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8,(3).
[6]徐吉军、方建新、方健、吕凤棠著.《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680.
[8][9]赵权利.民间艺术,我们要保护什么?[J].美术观察,2008,(5).
注释:
①这些政策性文件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外一则)(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等。
②本文论述的“民间社火”主要指具有浓厚的传统民俗和文化特征的农村民间社火,不包括以宣传政策为主、现代气息浓厚的现代城市、城镇社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