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科研成果 > 正文
陇南的“点高山”风俗及其文化意蕴
日期:2014-12-11 00:00:00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    分享到

陇南的“点高山”风俗及其文化意蕴

余永红[1]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甘肃成县 742500)

[摘 要]“点高山”是陇南最为古老的端午节民俗之一,即在高山地带点燃篝火的一种具有宗教祭祀性质的端午节民俗现象。无论流行的地域范围,还是其本身的视觉文化符号信息,以及宗教祭祀仪式,都蕴涵了鲜明的氐羌民族文化因素,是氐羌民族宗教文化和汉族端午节风俗融合的结果,既是融合于当地汉族的一种氐羌族群文化追忆,又是对汉民族端午风俗的丰富和发展,从而形成一种陇南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考察陇南地域民族文化融合的一种古民俗活化石。

[关键词]陇南民俗;端午节;点高山;文化意蕴

“点高山”是陇南最为古老的端午节民俗之一。陇南民间在端午节期间主要流行拔艾草、插柳条、绾手襻、吃粽子、烙花馍、点高山等,其中点高山是最具有陇南地域特色的民俗现象,其流行的范围仅仅限于陇南地域,陇南北部天水的部分县区也流行此风俗,但从广义的地域概念来讲,“陇南”即陇之南,泛指处于甘肃南部一带的秦巴山区,其范围包括目前天水市和陇南市的广大地区,直至上世纪80年代以前,武都、天水地区仍统称陇南。[1]端午节点高山风俗在国内其他地域十分罕见。点高山风俗在解放前还普遍流行,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部分地区还在延续,但其规模和仪式已有所衰退,之后由于社会历史变迁以及受国家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点高山风俗目前已基本消失。“点高山”的名称是对该民俗活动过程的概括,即在高山地带点燃篝火的一种具有宗教祭祀性质的端午节民俗现象,陇南以及天水各县区点高山的具体仪式虽然有所差异,但其核心议程以及所传达的文化寓意基本相同。

一、点高山风俗概况

点高山民俗的主体仪式虽然于端午节进行,但其准备活动于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以后即开始,村中的牧童在春季放牧期间,事先将树枝砍下来在野外晒干,并选择高山上平坦地带堆积起来形成“塔形”小山堆,并由年长的牧童负责组织,于端午节前夕在村中筹集钱粮,购置一些必须的祭祀用品,待端午节的到来。每个村庄都有点高山的相对固定地点,例如西和县兴隆乡叶河村的“对面山”山腰地带,有一处平台称为“高山台”,即是该村每年点高山的固定地点。农历五月初四夜晚,点高山仪式即陆续开始,部分村庄的点高山仪式则于五月初五凌晨开始,牧童们打着用松树枝叶和桦树皮制作的火把,将堆积起来的干柴点燃,围着熊熊大火欢呼雀跃,全村的百姓都在村里观看这夜空中奇特的篝火晚会,直到柴火熄灭牧童们才回家。端午节这天,宗教祭祀活动即正式开始,陇南一带的点高山仪式其实是祭祀本村山神、土地神的宗教活动,牧童们同时充当了会首的角色,他们除了事先准备柴火以外,还要在村中挨家挨户地筹集钱粮,到端午这天,杀猪宰羊,请村中的老人和阴阳先生来主持祭祀山神土地的活动,而牧童们则在点高山的火堆旁边架起锅灶煮肉,进行野餐聚会活动,其隆重程度不亚于春节。所以点高山既是村中的宗教祭祀仪式,又是村中男孩子野外聚餐的节日,陇南北部地区每年的乞巧风俗中,七月七日则是女孩子乞巧聚餐的节日。

天水一带的点高山风俗则结合了羊皮扇鼓舞的傩祭活动,牧童围着火堆敲打羊皮扇鼓,翩翩起舞。[2]59在陇南地区,羊皮扇鼓舞则作为一种独立的宗教活动,俗称为“传神”或“传爷”,而且有专门的巫师(当地俗称“师公子”),流行的范围也十分广泛,通常于正月、腊月或七月间进行,宕昌县的藏族同胞在丧葬习俗中也进行羊皮扇鼓舞的祭祀仪式,但端午节期间则没有此仪式。

点高山作为一种原始古老的民俗活动,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含义,但缺乏充分的史料记载,有据可查的历史文献仅限于陇南以及天水部分地区的方志和县志中,而且极为简略。《西和县志》记载:“牧童在山野把柴草堆成塔形,拂晓点燃,大家围坐火旁聚餐,唱山歌,叫做‘点塔儿’”[3]《康县志》:“牧童在山坡上点燃柴摞炒吃鸡蛋,谓之‘高高山’”[4]《礼县志》:“是日家家门插柳梢,县境乡村在前夜‘点高山’”[5]《漳县志》:“门插柳枝,儿童以红索系腕颈,涂雄黄于耳、鼻。邻友以角黍相馈赠,牧童祀山神,积薪为山,于鸡鸣时焚之,俗称‘点高山’”。[6]由于流行的范围相对狭小,且县志中的零星记载并没有反映出点高山的整体过程,所以对于其文化渊源更无从考察,对研究该风俗带来一定的困难。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端午节风俗活动中,也罕有关于“火“的记载,只是在宋代的端午节风俗中有一项“焚故药”的活动:“是日午时每户人家将先前家中所存放的旧药拿出来,放在庭院中将其焚烧殆尽,俗谓以此可辟疫气”[7]但从其形式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来看,似乎与点高山无太大关系。

陇南当地民间关于点高山风俗的来源以及主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一是宗教祭祀说,主要是祭祀本村山神土地;其二是纪念历史人物说,主要是纪念介子推;其三是牧童聚会说,认为是单纯的牧童过节活动。在远古的原始部落时期,宗教和巫术活动几乎伴随着人们生活的全过程,万物有灵的观念充盈着人们的灵魂,各种活动仪式都不同程度地与宗教祭祀密切关联,陇南一带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而且是中国古代多民族融合迁徙的枢纽地带,一些古老的民情风俗至今依然在民间流传,点高山这种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古老民俗文化,肯定与宗教祭祀有内在联系,但关于祭祀和崇拜的对象还需进一步考证和梳理。端午节的起源本与纪念历史人物无关,而与辟邪驱毒密切相关,纪念历史人物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被附会添加于端午节,端午节纪念介子推说法主要流行于山西一带,[8]陇南礼县、西和一带民间则流传点高山是纪念介子推,因“介子绥割排股以吠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绥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之故,[9]从陇南地域历史文化以及民族融合发展史,结合点高山的风俗活动本身的性质来看,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有些牵强,不仅缺乏历史文献记载,更与陇南地域历史文化无太多联系,显然是附会了山西一带流传的端午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至于牧童聚会说,主要是民间对端午节点高山风俗缺乏历史文化方面的认识,所以只从表面现象下结论,有些地区的点高山风俗发展到后期没落阶段,确实已沦为牧童玩耍聚会的活动。例如西和县兴隆乡叶河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还举行过一次点高山仪式,由于植树造林的政策制约,村支书以及大人们起初是极力反对,后来是村里的男孩子偷着村干部和大人们自发组织,于端午节前夜举行了该村迄今为止的最后一次点高山仪式,但没有举行相关宗教祭祀活动,宗教祭祀的因素淡化,已属于点高山风俗的遗风和残留形式。

二、对点高山风俗的考察和认识

笔者以为,考察点高山风俗,应当从其表现形式、活动议程、流行范围、地域文化结合田野考察来综合探究,一种民俗活动从远古时代发展至今,期间肯定会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因素,并随不同地域而表现出个性差异,同时随着民族迁徙与文化融合,同一民俗事象中会包容、叠加多种文化含义,形成所谓的文化层垒现象,为我们考察现存的民俗事象带来一定的困难。陇南位于陕、甘、川交界之处,是古代民族走廊的端口,也是多民族聚居繁衍的地带,尤其古代的氐羌民族是陇南地域生息的主要民族,目前点高山风俗流行的区域,也正是古代氐羌民族生息的核心地区,氐羌民族在陇南分别建立过仇池、武都、武兴、宕昌国等政权。同时流行点高山风俗的天水武山县,也有白马峪、白马河等地名,而白马峪就盛行点高山风俗,[2]63古代的氐羌民族部落也有白马氐、白马羌,而目前的陇南白马藏族就是白马氐的遗裔,他们聚居的地区也在文县的白马河流域。陇南一带的汉民族中也有氐羌民族的成分,有些村庄从姓氏来看可能是就地汉化的氐羌人,所以这一带的一些民俗事象中至今还包含着古老氐羌民族文化的因素。总体来看,点高山风俗以“火”为主要视觉文化符号,也与游牧文化密切相关,同时又伴随宗教祭祀及巫傩仪式,结合古代氐羌民族活动的范围以及点高山风俗的流行地域来综合考察,可以推论点高山风俗是一种源于古老火崇拜意识的与氐羌民族文化有密切关联的具有浓厚宗教巫傩性质的综合性民俗事象。和其它民俗事象一样,它经历了发生、发展、变异的历史过程,在发展变异过程中不断融合了各种民族及民间文化因素,最终形成了其独特的陇南地域文化特征。

(一)点高山风俗应源于古老的火崇拜

由于火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人们由吃生食而变为吃熟食,所以我国众多民族中都有围着火堆歌舞的火崇拜的习俗,点高山中牧童们围着火堆野餐的仪式,应源于远古氏族部落的生活习俗,并以此仪式表达对火的崇拜意识。后来的一些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延续着这种火崇拜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羌族至今依然传承着火崇拜的习俗,其白石崇拜其实是火神崇拜,“火烧田”这种“刀耕火种”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是过去羌族的生产方式之一,[10]将草木砍伐晒干后再烧掉的耕作过程与点高山极为相似,而这期间火依然发挥着主体作用,所以火不仅是熟食的来源,也是羌人进入农耕文明的主要媒介之一。除此以外,他们的火崇拜形式还有火葬、火塘、服饰图案中的火纹等。羌部落民族无比崇拜的就是火,不管是狩猎归来烤肉充饥的火,还是盛大的祭祀活动,不管是刀耕火种点燃的火苗,还是火塘里的火,对他们来说都是神,是崇高的天神派来人间拯救羌民的神秘的火神,都是神在给他的子民暗示着生命的美,是远古的火苗述说着民族的历史。[11]陇南文县的白马藏族,目前被普遍认为是古代氐族的遗裔,他们目前也传承着火崇拜文化,白马藏族不仅崇拜火神、跳火圈舞、设火塘、流行火葬风俗,而且于每年的元宵节夜晚举行盛大的“迎火把”仪式,众多的青年男子拿着用山野的蒿草做成的火把,到村寨后面的山神庙迎取火种,点燃火把,排列成一字长蛇阵逶迤行进回到村寨,再将所有火把堆积在事先准备好的柴堆上,围着熊熊大火尽情歌舞。白马人在腊月期间就已开始挨家挨户地凑柴,堆积在村寨内一处宽阔的平台上,为火圈舞和迎火把做准备,[12]127可见其火崇拜仪式的隆重。陇南广大地区汉民的民间社火中流行的“跑花灯”,以及元宵节夜晚的“蜿庄”仪式,也体现出相似的火崇拜文化属性,应与氐羌民族的各种火崇拜遗俗有关。

从更为远古的民族历史来考察,氐羌族群的火崇拜意识有其更为深厚的文化渊源,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传说中的炎帝即是氐羌族群的先祖,[13]277炎帝“以火德王,故号炎帝”,[14]有学者甚至认为炎帝也即火神,[15]所以氐羌族群的火崇拜也具有祖先崇拜的原始文化含义。另外,一些学者考证认为,端午节应源于夏至,这个观点也逐渐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近代著名民俗学家江绍原先生在《广东志书》、《湖广志书》、《吴郡县志》及《浙江志书》等文献中,发现了各地夏至日有食粽、竞渡等活动的记载,即为很好证明;科技史专家陈久金根据对古天文学及历法的研究认为在周代以前中国曾长期使用十月历法,这种历法设冬、夏两个新年,而夏至与冬至则是新年的标志。相对于冬至,夏至则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季节,所以更受到古人的重视。[16]所以当端午节成为夏季的主体节日后,夏季的一些主要禁忌风俗便汇集于端午节。《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说明夏季也是氐羌民族始祖“以火为德”的炎帝与火神祝融主宰的季节,所以在夏季的主体节日端午节举行火崇拜的仪式就具有祖先崇拜与火神崇拜的综合文化含义。所以点高山风俗的起点应是原始古老的火崇拜,这种独特的民俗活动的核心元素就是火,是远古时期氐羌民族火崇拜习俗的延续。

(二)点高山风俗与游牧文化的融合

随着4000年前后甘肃中部气候的变化,促使了马家窑文化向齐家文化、寺洼文化的转型,其实就是氐羌族群由发达的农耕文化向游牧文化的过渡。由此形成在生产生活方式上,氐羌民族是农耕与牧猎结合的民族,放牧也是他们主要的生产生活习俗,远古氐羌族群很早就驯化了古盘羊而进入发达的游牧文化,[13]278说文羊部释:“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所以羌族被认为就是河湟地域以游牧为生的民族群体[17];而古代又氐羌并称,氐族也被认为是“低地之羌”,[18]所以同为古老的游牧民族。而陇南一带正是其游牧生息的中心地带,直至今天白马藏族与羌族居住地区虽然也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但畜牧依然是他们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远古时期的陇南(包括天水)一带覆盖着广茂的森林,《汉书·地理志》记载:“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19]而板屋也是目前的陇南白马藏族的主要民居形式。陇南至今依然山青水秀,广茂的森林与牧草为氐羌民族的畜牧提供了天然丰厚的资源,为了保证牧群不被野兽侵害,牧羊人也以篝火为驱逐野兽的主要手段。牧羊人在野外点火不仅用来烧煮食物,也起到保护羊群的特殊作用,所以在山野点火遂成为古代氐羌民族的一种生活习俗。这种生活习俗随着森林资源的匮乏与游牧业的衰退,后来与宗教祭祀活动融合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具有综合文化含义的节日风俗。在相临的天水武山一带,亦流传点高山风俗与“狼吃羊”有关的传说,这一带古代仍是氐羌生活的区域范围,氐羌牧羊人放牧的过程中,饱受恶狼之害,羊群时常受到狼的骚扰。机智的牧童观察了狼的生活习性,在狼哺育期间,点燃簧火,围绕火堆,敲打羊皮鼓恐吓恶狼。当地俗谚云:“正月正,窝里蹲,二月二,狼子儿,三月三,领下山,四月四,领到羊伙(群)里试一试,五月五,狼娃世的苦”。按当地人的说法,五月份天气炎热,狼容易出天花,再加上到处都是喊声、鼓声震天的旋鼓活动,小狼受到惊吓,就更容易死掉。[2]62

所以点高山风俗虽然与游牧文化相关,但不是纯粹的牧童游戏聚会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火崇拜意识,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又与氐羌民族的游牧文化相互融合,具有现实生活的基础。点高山这种独特的火崇拜风俗之所以在端午节进行,也与放牧的季节因素相关,端午节前后陇南一带正是水草丰茂、林木蓊郁而适合放牧的最佳季节。

(三)宗教祭祀是对点高山风俗的丰富和发展

后期的点高山风俗其实已演变为一种特殊的宗教祭祀活动,其外在形式虽然具有牧童游戏的性质,但其本质内容却已成为宗教活动。从笔者对陇南一些地区考察中得知,当地一些年老的村民都普遍认为点高山是祭祀山神和土地神的活动,目前陇南的一些村庄,虽然因为国家政策因素放弃了点高山仪式,但端午节仍然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在端午节前夕由每年的会头主持挨家挨户筹集钱物,采购祭祀品,端午节这天则杀猪、羊、鸡,由本村的阴阳先生进行祭祀活动,祭祀的神灵主要为本村的山神、土地神、雷神等,以祈求夏季临近收获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虽然因点高山风俗的废除而没有了野餐仪式,但祭祀完毕后,除了会头、阴阳、本村干部以及老人在会头家聚餐以外,还要将剩余的猪肉、羊肉再平均分给各家各户,其实是延续了野餐的一些遗风。羌族每年也都要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祭祀地点则选择村寨后山腰的神树坪,垒石为塔作为祭坛,主要是祭天、祭山、祭神林等,称为“大还愿”,还大愿是以村寨公众利益为主,祈求神灵保佑村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幼康宁、六畜兴旺,期间也要向神敬献猪、羊、鸡等,祭祀完毕后,还特意在“杀鸡坪”杀一只鸡烧抢而食之。[20]这种集体祭祀的性质与陇南一带点高山中的祭祀性质相似,而最后的烧鸡分抢而食的仪式也与点高山中野餐的风俗极为相似。

从天水几个县区的点高山风俗来看,更与祭祀仪式密切相关,如前所述当地点高山风俗中同时进行羊皮扇鼓舞的表演,也称“旋鼓舞”,目前的旋鼓舞已具有人为的商业文化气息以及节日娱乐性质,但远古时期的旋鼓舞应属于纯粹的宗教仪式。而羊皮扇鼓傩舞也源自羌族宗教文化,目前陇右、陇南一带流传的羊皮扇鼓傩舞也是羌族傩文化的遗存。陇南地区除了将羊皮扇鼓傩舞称为“传爷”或“传神”外,也称为“花儿道场”,其意是边舞边唱的少数民族宗教活动,与汉族的道教、佛教仪式有较大的区别。古代陇南的端午节是否进行羊皮扇鼓傩舞,暂时无据可查,但从天水一带的旋鼓舞风俗中点篝火与羊皮扇鼓结合的形式来看,可以确定端午节点高山风俗与氐羌文化密切相关。另外陇南白马藏族的迎火把仪式中,也以大型的祭祀活动为核心,其祭祀的主要神灵为山神、五谷神、火神等,从其凑柴、点篝火、祭祀等民俗事象综合考察,也与陇南的点高山风俗传达出相似的文化意蕴和视觉符号信息。目前的白马藏族在端午节不仅有与当地汉族一样门插杨柳条的风俗,也有杀鸡祭祀雷神的宗教仪式。[12]135

所以点高山风俗以古老的火崇拜为起点,其后与氐羌民族的游牧文化融合,逐渐成为以游牧为生的氐羌民族的一种风俗活动,并在与汉民族端午风俗的不断融合中,逐渐演变为一种宗教文化气息浓厚的综合性民俗事象。

结语

总之,无论流行的地域范围,还是其本身的视觉文化信息以及宗教祭祀仪式,都蕴涵了鲜明的氐羌民族文化因素,是氐羌民族文化的浓缩,也是考察陇南地域民族文化融合的古民俗活化石。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可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情风俗因地而异,端午节风俗也是随着历史进程不断融合南北各地风俗的结果。[21]陇南的点高山风俗是氐羌民族宗教文化和汉族端午节风俗融合的结果,既是融合于当地汉族的一种氐羌族群的文化追忆,又是对汉民族端午风俗的丰富和发展,从而形成一种陇南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但由于相关史料记载的匮乏,以及氐羌民族无文字的因素,所以点高山风俗的文化渊源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考证,同时还需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笔者在此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从而深化对这一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民俗现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赵逵夫.《陇南文化》序[N],陇南日报/2010/3/21/004。

[2]晏波.历史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端午风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4。

[3]西和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698。

[4]康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258。

[5]礼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720。

[6](民国)韩世英.重修漳县志.中国地方志丛书·华北卷·甘肃省[M],台北: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华民国56年. 34。

[7]徐吉军、方建新、方建、吕凤棠.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639。

[8]阎艳.端午节俗源流及其变迁初探[J],内蒙古师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17。

[9]太平御览·卷31[M].北京:中华书局,1998,147。

[10]蓝广胜.羌族火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5,26。

[11]彭代明、彭潘丹梨.羌族服饰及刺绣图案中的宗教文化含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91。

[12]邱正保、邱雷生、田佐主编.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调查资料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13]薄吾成.古羌人对我国养羊业的贡献与影响[J],农业考古,2008(8)。

[14]司马迁.史记·纪一[M],北京:中华书局,1959,4。

[15]叶林生.炎帝考[J],河北学刊,1995(1),81。

[16]韩学山.先秦至隋唐时期传统节日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5,49。

[17]黄烈.有关氐族来源和形成的一些问题[J],历史研究,1965(2),105。

[18]童恩正.四川西北地区石棺葬族属试探——附谈有关古代氐族的几个问题[J],思想战线,1978(1),74。

[19]刘志扬.居住空间的文化建构:白马藏族房屋变迁的个案分析[J],民族研究,2011(3),26。

[20]汪青玉.羌族的祭坛、树神及其信仰观[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33。

[21]王森泉、屈殿奎.黄土地民俗风情录[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157。

On the Customs and Culture Connotation of “Dian Gao Shan” in Longnan Area

Yu Yong-hong

(TheArtDepartmentofLongnanTeachers’ CollegeChengXianGanSu China 742500)

Abstract:The“Dian Gao Shan” is one of the most folk customs of ancient Dragon Boat Festival, that is a folk phenomenon firedon the high mountain area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ith religious sacrificial nature.No matter the geographic scope of the popular,or its own visual culture symbol information, and religious fete ceremony,contained the distinct national cultural factors of the Di Qiang,which is afusion resultofethnic customs between the Han nationalityandthe national religious cultureofthe Di Qiang. It isalsoa culture recall fusedamong the local Han ethnic, and makinga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incustoms ofthe Dragon Boat Festival,thusforming a kind of unique local cultural phenomenonin Longnan,also an ancient folk living fossilsofexamining regional nation culture.

Keywords:Longnan Custom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Dian Gao Shan”; Culture Connotation


余永红(1969—),男,汉族,甘肃西和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教授,主要从事美术理论、民间美术的研究。

地址:甘肃省成县河东区建设路——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邮编:(742500);电话:15103969834;邮箱:yuyonghong581@163.comyuyonghong581@sohu.com

上一条:陇南藏族绣花鞋的地域文化特征
下一条:西狭摩崖石刻线画《五瑞图》之艺术特色

返回首页】   【关闭本页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技术问题 | 法律顾问

版权所有@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陇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 电话:0939-3201436   地址:甘肃省成县河东区陇南路34号(742500)